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正文 第256章 一个要命的巧合
    中文大学的计算机中心。

    这栋楼从外面看,像个灰扑扑的堡垒,可内里却别有洞天。恒温恒湿的空调系统发出轻微的嗡嗡声,将初夏的燥热隔绝在外。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电子元件和机油混合的奇特味道。

    巨大的“费伦提马克一型”计算机,如同一头钢铁巨兽,占据了整个大厅的中心位置。数以万计的电子管在机柜里闪烁着微弱的红光,无数的继电器在有节奏地发出“咔哒”声,仿佛是这头巨兽的呼吸。

    英国工程师团队的总负责人史密斯,正和他的副手汤普森,以及几名工程师,围在一排控制台前,眉头紧锁。

    “还是不行,逻辑单元三区的校验又出错了。”汤普森摘下眼镜,用力地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,“这已经是今天第五次了。而且每次出错的位置都毫无规律。”

    史密斯盯着纸带打印机刚刚吐出的一长串错误代码,脸色也十分难看。

    这台机器太精密,也太脆弱了。

    上万个电子管,只要有一个出现极其微小的性能衰减,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出现这种难以捉摸的间歇性故障。

    想要从这成千上万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零件里,找到那个出问题的坏家伙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
    “再跑一次诊断程序,把三区的所有信号通路都记录下来,我们一个一个比对。”史密斯下达了指令,语气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烦躁。

    而在他们身后不远处,华教授带着他的四个“学生”,正装模作样地围着一张桌子,“研究”着一份基础操作手册。

    他们表面上在低声讨论着二进制和八卦的关系,实际上,每个人的耳朵都竖得跟天线一样,捕捉着英国人那边的每一个动静。

    团队里最年轻的学者,名叫李振邦,大家都叫他小李。

    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,尤其是在硬件架构方面,有着近乎妖孽般的直觉。

    这几天,他白天跟着英国人“打酱油”,晚上回到客栈就把默记下来的电路图画出来,再和团队一起分析到深夜,精神已经绷到了极限。

    此刻,他听着英国人那边的对话,看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启诊断程序,脑子里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信号时序图飞快地闪过。

    “不对……不是电子管的问题……”小李下意识地用极低的声音嘟囔了一句。

    他旁边的另一位学者轻轻碰了他一下,示意他别出声。

    可英国人那边又一次的诊断失败,让汤普森的耐心彻底告罄,他烦躁地一拍控制台:“见鬼!难道要把这几百个电子管全换一遍吗?”

    “不是电子管,是一组寻址寄存器的时序延迟。信号在请求和响应之间有零点零几秒的偏差,导致数据在写入时发生了覆盖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整个实验室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。

    连“咔哒”作响的继电器,似乎都停顿了一下。

    史密斯、汤普森,以及所有英国工程师,都猛地转过身,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射向了那个角落。

    他们的眼神里,充满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惊和错愕。

    华教授的心,咯噔一下,瞬间沉到了谷底。

    坏了!

    他最担心的事情,还是发生了!

    小李自己也懵了,他看着所有人惊骇的目光,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说了什么。冷汗,一下子就从他的额头上冒了出来。他想解释,却发现嘴巴发干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
    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起来。

    汤普森慢慢地放下手中的工具,一步一步地朝着小李走过来。

    他死死地盯着这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,一脸书卷气的年轻人,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怀疑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刚才说什么?请你再说一遍。”汤普森的声音很低,但充满了压迫感。

    他无法理解,也无法相信。

    一个连三极管和电阻都“分不清”,整天问“这个灯为什么会亮”的门外汉,怎么可能一语道破连他这个资深工程师都需要花费数小时,甚至数天才能排查出的核心技术问题?

    时序延迟?寻址寄存器?数据覆盖?

    这些词,根本就不应该从一个“对现代科技充满好奇的旧时代学者”嘴里说出来!

    华教授的大脑在飞速运转,他知道,现在任何一丝的慌乱,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。他必须立刻把这个天大的漏洞补上!

    就在汤普森走到小李面前,准备进一步逼问的时候,华教授抢先一步站了起来,脸上堆起了一副略带歉意又有些得意的笑容。

    “啊,汤普森先生,不好意思,不好意思。这孩子,就是喜欢瞎说。”华教授走上前,看似亲热地拍了拍小李的肩膀,实则用了一个不小的力道,让小李一个激灵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“他不是懂技术,”华教授转向汤普森,用一种解释的语气说道,“这孩子从小就有点……嗯,怎么说呢,就是对数字和图案特别敏感,记性好得吓人。我们都叫他‘活字典’。”

    汤普森皱着眉,没有说话,显然这个解释并不能让他信服。

    华教授继续“解释”道:“前几天,史密斯先生不是给了我们一本基础操作手册吗?这孩子没事就翻,估计是把里面的一些故障案例图给背下来了。

    我记得手册最后面,好像就有一个类似的故障图,说的是什么……什么地址冲突之类的。

    他呀,就是看到了你们遇到的情况,跟书上画的那个图很像,就自己瞎猜的。

    当不得真,当不得真!小孩子胡说八道,让您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这个解释,听起来有些牵强,但又似乎有那么一点可能性。

    一个记忆力超群的“书呆子”,无意中记住了手册上的某个案例,然后生搬硬套地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史密斯也走了过来,他看了一眼脸色发白的小李,又看了看一脸“诚恳”的华教授,眼神闪烁不定。

    他走到控制台前,拿起那本被华教授他们翻得起了毛边的操作手册,直接翻到最后几页的故障排查附录。

    果然,在附录里,有一个关于“间歇性逻辑错误”的案例分析,配的电路示意图虽然是简化版的,但确实提到了“寻址冲突”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“他说的是这个?”史密斯指着那个案例,问汤普森。

    汤普森拿过手册看了看,又抬头看了一眼小李,脸上的怀疑减轻了一些,但并未完全消失。

    “可能吧……但是他说的‘时序延迟’和‘数据覆盖’,手册上可一个字都没提。”汤普森还是抓住了关键的疑点。

    华教授心里又是一紧,但他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的微笑。

    “哦,那个啊!那更是他瞎编的了!”

    华教授哈哈一笑,指着小李,用一种哭笑不得的语气说,“这孩子喜欢看我们中国的话本小说,什么《三国演义》啊,《封神榜》啊。

    什么‘天时地利’,什么‘前后夹击,全球覆盖’,他就是这么联想的!小孩子的想象力,我们这些老头子是搞不懂喽!”

    这个解释,就更离谱了。

    但离谱到了某种程度,反而让人生出一种“还能这样?”的荒谬感。

    史密斯和汤普森对视了一眼,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动摇。

    他们实在很难将眼前这个面色苍白、手足无措的年轻人,和那种能够洞悉计算机核心机密的顶尖高手联系在一起。

    或许,真的只是一个无法用常理揣度的巧合?

    一个记忆力超群的天才,用他自己独特的、充满东方玄学色彩的方式,碰巧猜中了答案?

    “好了好了,都别站着了。”史密斯挥了挥手,似乎想结束这个话题,“汤普森,不管他是怎么知道的,按照他说的那个方向,去检查一下那组寄存器的时序。不管是不是,总是个排查方向。”

    他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。

    汤普森点了点头,深深地看了小李一眼,那眼神里的怀疑像一把锥子。他没再说什么,转身回到了控制台。

    一场几乎引爆的危机,被华教授用一连串半真半假、荒诞离奇的解释,暂时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实验室里恢复了工作,但气氛已经完全变了。

    英国工程师们一边工作,一边有意无意地用眼角的余光瞟向华教授他们。

    而华教授这边,则是一片沉寂,小李更是低着头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
    华教授的后背,已经被冷汗湿透了。他知道,这只是暂时的。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,就一定会生根发芽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,收工之后。

    汤普森没有和同事们一起回酒店,而是独自一人拐进了另一条小巷。他走进一家挂着打烊牌子的杂货铺,在后院的一个房间里,熟练地架设好天线,将一封加密电报,发往了万里之外的伦敦。

    电报的内容很短:

    “目标出现异常。访问学者中一人,可能具备极高技术水平。疑似B-2组成员。请求指示。”
为您推荐